動詞
(1) 繼續;連接(側重于互相銜接)
亡國破家相隨屬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冠蓋相屬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常有高猿長嘯,屬引凄异。——《水經注·江水》
挽炮車者,絡繹相屬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(2) 又如:屬纊(用新棉放在臨死病人鼻前,驗其是否有氣);屬界(毗連地帶);屬連(相連綴);屬志(猶連心);屬引(連續不斷);屬文(連綴字句爲文章);屬讀(連讀);屬聚(聚集);屬絲(連續之絲);屬好(結好);屬怨(結怨);前後相屬
(3) 綴輯;撰寫
屈平屬草稿未定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衡少善屬文。——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
(4) 又如:屬文(撰寫文章。屬句;屬章;屬筆);屬辭(撰寫詩文。屬咏);屬書(著作);屬對(詩文對仗);屬綴(著作);屬稿(起草文稿);屬詩(作詩)
(5) 使聚集在一起;集合
齊師將興, 陳成子屬孤子,三日朝。——《左傳》
(6) 又如:屬民(聚集民衆);屬兵(調集士兵);屬役(聚集下役);屬神(會聚群神);屬游(聚游);屬行(集結軍隊)
(7) 通“囑”。托付;委托
屬孟嘗君。——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
屬予作文以記之。——宋· 範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屬巡鹽禦史。——《明史》
(8) 又如:屬請(請托);屬調(寄托的情調);屬纍(托付);屬國(委托國事);屬邦(付托國事);屬任(委任,任用);屬寓(寄托);屬吏(交給執法官吏處理);屬命(委身托命);屬情(寄情)
(9) 叮囑;告誡。後作“囑”
屬兒善藏之,勿遣俗子見。——陸游《北窗試筆》
(10) 又如:屬付(叮囑);屬令(告戒)
(11) 推托;借口
常屬疾不治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12) 又如:屬國(委弃國家;委托國事);屬疾(托病;生病)
(13) 通“矚”。關注
師屬之目。——《左傳·定公十四年》
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。——《國語·晋語五》
坐者皆屬目卑下之。——《漢書·蓋寬饒傳》
(14) 佩帶
若不獲、穫命,其左執鞭弭,右屬橐鞬,以與君周旋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
(15) 關連 神情與 蘇、囌、 黄不屬。—— 明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(16) 跟隨
項王渡 淮,騎能屬者百余人耳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17) 通“注”(zhù)傾注。
酌玄酒,三屬于尊。——《儀禮·士昏禮》
水屬不理孫。——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。鄭玄注:“屬,讀爲注。”
是時天雨,虹下屬宫中。——《漢書·燕剌王旦傳》
(18) 另見shǔ